在剛剛結束的2016兩會上,供給側改革給予化工行業極大關注。今年是我國推行供給側改革的攻堅之年,新常態下,化工業若想完成供給側改革這個艱巨任務,需要全行業凝聚共識,加快步伐,付出行動。
供給側改革關鍵是去產能
2015年年底,化工行業面臨低端產能嚴重過剩,無序過度競爭,導致化工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。要改變這種局面,實行以去產能為第一方向的供給側改革,是唯一出路。據了解氮肥行業、氟化工產業已率先發力。以氮肥行業為例,2015年氮肥行業加大了去產能力度,退出產能去年首次超過新增產能,使市場供需漸漸趨于平衡,產品價格回升,行業顯現良性發展的新態勢。新常態下,化工行業正經歷著結構性調整陣痛,要完成轉型,就必須消除過剩產能,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實現創新發展,從而完成供給側改革的艱巨任務。
中高端供給進一步擴大
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根本,是要不斷創新擴大有效中高端供給。雖然化工行業產能過剩,但高端化學品、化工新材料、市場熱點產品則供不應求。比如圍繞新能源車所需的化學電池產業鏈、圍繞食品添加劑所需的精細化工產品、圍繞電子行業所需的電子化學品、圍繞清潔能源所需的現代煤化工產品等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。同時,一項革命性的創新,又可為傳統化工產品打開全新的領域。
國企將是重點改革對象
兩會上還有一種聲音,實施供給側改革,重點在國有企業,關鍵在于創新和創造,這符合行業的實際情況。大型國有化工企業中存在較多的僵尸企業,資產負債率高,管理效率低下,這些都影響著國有化工企業的質量和效率。供給側改革將加速國有化企改革,通過鼓勵企業創新、重組與清退、增加有效供給推動供給側改革。在國企改革與供給側改革雙輪驅動下,行業央企、地方國企的兼并重組將提速,一些重點領域和環節將取得突破,從而激發調動市場主體創新創造的活力。國有化企改革與“雙創”的有效融合,將會激發國企改革活力,催生新的發展動力,從而發揮行業供給側改革領頭羊的作用。公司簡介|營銷網絡|企業榮譽|人才招聘|聯系我們|手機版|留言板
Copyright 2005-2016 泰瑞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07003839號